一、微生物学学科及硕士点简介
必赢线路检测3003微生物学学科于2018建立,201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科立足于贵州高原喀斯特生境微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与优势,着力解决贵州微生物资源高附加值活性成分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以为贵州实现绿色发展、全面同步小康宏伟目标的需要提供生物医学类科技人才支撑为目的。主要以微生物新资源的发掘与鉴定,微生物新次级代谢产物的发现、生物活性与机制研究以及微生物来源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在干细胞化学生物学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着重解决重大新药创新过程中及干细胞领域一系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问题,同时培养出今后能在微生物基础研究和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岗位胜任工作的高级人才。
二、师资力量简介
本学科专任教师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各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层次、“百”层次和“千”层次、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各1人,遵义市15851人才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海外留学背景1人),年龄机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均衡。
肖建辉 |
学术带头人 |
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2018 |
国家创新人才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2016 |
贵州省十层次人才 |
2022 |
贵州省核心专家 |
2019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2020 |
贵州省百层次人才 |
2015 |
刘如明 |
学术骨干 |
遵义市“15851人才精英工程”第2层次人才 |
|
庹利 |
学术骨干 |
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千”层次科技人才 |
2022 |
三、学科平台建设情况
学科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等资金的资助下,已建成遵义市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总用地面积15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计1000多万元,建有3个研究平台:1)细胞分子技术平台;2)化学与组织工程技术平台;3)微生物资源与代谢技术平台。
四、现有科研项目、成果及水平
近年来,学科共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国家级课题1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20多项,总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80余篇,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贵州省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贵州省医科科技奖一等奖1项。并且荣获2018年首届遵义市十佳重大科技成果。
五、研究生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人文素养和学术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求实的科学态度,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严格遵守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规范,杜绝剽窃、篡改、造假、选择性使用实验和观测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
3.具有全面、坚实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及热点,及时追踪国内外新进展,深入系统地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及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
4.掌握在微生物学领域内开展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实际工作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从文献、同行等处学习所需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能力;具备不断学习、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和准确理解与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初步具备撰写英文学术论文的能力和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
六、研究生培养情况
微生物学硕士点教师已培养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等专业硕士24名,学生获研究生学位论文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教师获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自2019年微生物学硕士点开始招生以来,共培养微生物学硕士研究生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1人,其中获得国家奖学金约2人次。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带教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获得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同时参加多项技能大赛获得佳绩。本学科研究生承担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荣获省部级奖项,并且积极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
七、学科研究方向介绍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科目前主要以微生物新资源的发掘与鉴定,微生物新次级代谢产物的发现、生物活性与机制研究以及微生物来源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在干细胞化学生物学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着重解决重大新药创新过程中及干细胞领域一系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问题。
八、微生物学导师简介
肖建辉,学科方向负责人,男,中共党员,江西人,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贵州省核心专家。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长期从事真菌资源高值化利用与干细胞化学生物学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人,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担任国际重要专业期刊Biotechnology and Applied Biochemistry副主编以及Advances in Modern Oncology Research,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Toxicology等国际性学术期刊编委,并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贵州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和贵州省菌物学会副理事长。参编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出版的专著2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8件,其中授权5件,转让相关专利技术3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先后以第1完成人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其它科技奖励多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贵州省高层次“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计划等省部级重要人才工程计划。
刘如明,学科方向骨干教师,男,博士,副教授、高级实验师。贵州省菌物学会第一届理事,入选遵义市“15851人才精英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主要从事真菌活性次级代谢发现(抗肿瘤、抗糖尿病及干细胞定向分化调控等)及作用机制研究。主持承担2项省部级课题和多项地厅级课题。以第1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申报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受邀担任Process Biochemistry,BiotechnologyandApplied Biochemistry等多本国际SCI刊物审稿人。
庹利,学科方向骨干教师,女,湖南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连医科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要从事特殊环境放线菌及抗生素发现相关研究。涉及特境放线菌的分离、分类、活性筛选到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等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1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1项,广西海洋天然产物与组合生物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近几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9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入选贵州省第六批创新型“千”层次人才。担任贵州省微生物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受邀担任《中国抗生素杂志》青年编委、《必赢线路检测3003学报》青年编委、Antonie van Leeuwenhoe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Research,Saudi Pharmaceutical Journal等多本国际SCI期刊审稿人。